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

1讲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视频 文本 课件 习题 答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

2.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二、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基本流程

三、知识点

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很多种教学模式,如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型学习、英特尔未来教育、苹果明日教室等等。

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由宏观目标、使能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级组成。宏观目标一般由国家的教学大纲给出,通常教师要把这些宏观目标进一步分解为使能目标,即希望学生在学习后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基于使能目标,确定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并将这些教学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产生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图3-1是教学目标的层级图。


3-1 教学目标层级图

在编写具体学习目标时有两个常见的问题:第一,有些教师在编写具体目标时表述的比较模糊。例如,“学生将学会公制计量”,这种应该是使能目标,需要进一步细化才能得到具体目标,改为“给定一系列长度、重量或体积的市制单位,学生能将它们转化为公制单位”。第二,有时学习目标描述的是学生应参与的活动而不是完成活动后应该学会的内容。例如,“学习者玩一个模拟游戏,并体验生态系统中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可以改为“给定一个生态系统的描述,使学生能辨认出可能的污染源并提出控制或减少污染的办法。”

(2)确定知识点间的逻辑结构

知识点之间有三种逻辑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是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各知识点依次排列,教学时只要按照顺序讲授或者让学生探究即可。知识点之间可以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也可以没有。若有,各个知识点的位置不能变换;若没有,各知识点的顺序可以变换。

分支结构是指各知识点有一个条件判断链接起来,教学时根据不同的条件进入不同的知识点。

循环结构是指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若合格则进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否则,从第一个知识点开始重新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循环结构常用语程序性知识和技能类知识的学习。

(3)确定各个知识点的表征方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内容的表征方式变得丰富、生动、形象。在确定好知识点后,接下来要考虑采用哪种表征方式来表征。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是多媒体中主要的表征形式。

(4)确定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事件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下列教学事件:激发学生动机、确定学习目标、回忆预备知识、呈现学习内容和实例、提供练习和反馈、总结。

(5)信息化教学评价

***传统评价的自动化测试

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客观性测试题,都可以放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由计算机自动评价。这种测试分为单题测试和单元测试。

***基于信息技术表征、处理的评价

将多媒体技术和处理技术应用于学习评价,使学生能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己的表征和操作,能够测试出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

***学生成长记录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许多技术用于记录学生的成长,为评价学生的进步提供依据。